小巫遇见大巫
三国时期,东吴孙权身边的名将张绂,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,不但能写诗,还擅长作赋。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陈琳是他的同乡,陈琳著有《武库赋》,张绂看过后非常欣赏,便写了封信称赞陈琳的文才。
陈琳回信说:“我在河北,几乎与天下隔绝,这里写文章的人少,容易被人注意,所以不是我文笔好,是你太夸奖我了。我和你及张昭两人相比,实在差得太多,就好比是小巫遇见大巫,法术便无法施展一般。”
猜您喜欢的文章

李广未封
【拼音】lǐ guǎng wi fēng 【成语故事】西汉时期,中郎将李广任边境上谷太守,他英勇善战,匈奴称他为飞将军,闻风丧

乐不思蜀的成语故事
乐不思蜀的成语故事司马昭宴请刘禅,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,在旁的人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,而刘禅却欢乐嬉笑,无动于衷。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:“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,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,也不能辅佐,何况是姜维呢!”贾充说:“不是如...

如临大敌
【拼音】r ln d d 【典故】到了抚院,又碰了止辕,衙门里扎了许多兵,如临大敌。 清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

剖腹藏珠
有一次,唐太宗李世民对大臣们讲了一个故事:「西域有一个商人,偶然间得到一颗非常稀有的珍珠。因为这颗珍珠很值钱,商人一

冠山戴粒
【拼音】gun shān di l 【成语故事】传说古代时,东海有大鳌能顶着蓬莱仙山到沧海到处游玩,这事传到一群红蚂蚁那里,他

马勃牛溲
拼音mǎ b ni sōu 成语故事唐朝文学家韩愈在任国子监祭酒时,经常给太学生讲课,要求他们业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毁于

班门弄斧的故事
【班门弄斧】bānménnòngfǔ(班):鲁班,我国春秋时期鲁国人,著名的木匠。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。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,{例}我在各位老师傅面前谈操作经验,实在是~不自量力。(也可用作自谦之词)

出尔反尔的故事
战国时期,有一次邹国和鲁国之间发生战争。由于邹国的人民对统治者不满,当邹国的官吏遭到鲁国军队的攻击时,人民群众并不相救。

龙马精神
龙马:乾为龙,坤为马。龙马精神,就是像龙马一样精神。形容健旺非凡,小心谨慎,能屈能伸的精神。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

价值连城
价值连城,形容物品十分贵重。出自汉代司马迁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惠文王时,得楚和氏璧。秦昭王闻之,使人遗赵王书,原以十五城请易。和氏璧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玉,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,被奉为“价值连城”

作威作福
【成语】: 作威作福 【拼音】: zu wēi zu f 【解释】: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,行赏行罚。后泛指凭借职位,滥

韦编三绝的故事
春秋时的书,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,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,称为竹简,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。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,

宵旰攻苦的成语故事
名人苦读的故事四字成语凿壁偷光。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,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。悬梁刺股。李密牛角挂书:李密在牛角上挂一卷《汉书》,一边走一边看书。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,慢慢地跟在他后面,问:“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...

厚积薄发
庄子说过: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舟也无力;风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翼也无力。告戒人们,知识的积累是很重要的,只有当量变

见微知著的故事
一个远道而来的阿拉伯商人在荒漠中寻找一头走失了的骆驼,可是这位阿拉伯商人直到快走出荒漠也没找到他的骆驼。他想先走出荒

驽马十驾的成语故事
驽马十驾:古代中国的马匹评级体系驽马十驾的起源驽马十驾,源自中国古代,是一个用来评价马匹优劣的体系。它不仅仅是一种评价标准,更是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马匹的重视程度。驽马十驾一词最早见于《史记》中的《货殖列传》,是中国古代人民对马匹品质的一种总结...

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
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、工作或生活中,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成语吧,下面是我整理的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 班门弄斧 【注音】bān mén nòng fǔ 【出处】宋·欧阳修《与...

心坚石穿
拼音xīn jiān sh chuān 成语故事传说从前有一个从小就爱好道术的傅先生,到焦山石室中的第7年,太上老君去拜访他并送

不时之需
不时之需(bùshízhīxū):用来指随时的,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。出自宋苏轼《后赤壁赋》。宋朝时期,密州知府苏轼因为写诗被诬陷入狱,后来被贬到黄州团副使。他在黄州期间,遇到两位好朋友。朋友弄到一条新

河伯为患的故事
成语故事河伯为患的故事 《抱朴子》里记载一个传说,曾经有个叫做冯夷的人,因为渡河的时候不小心淹死了,所以天帝就封他为河伯。但是,在战国魏文候的时候,发生过和河伯有关的故事。 西门豹是当时魏国的邺县县令。他一到邺县...

